任何行業或公司,當對自身製作的產品也失去信心時,註定無法說服顧客,步向淘汱是註定的。

任何行業或公司,當對自身製作的產品也失去信心時,註定無法說服顧客,步向淘汱是註定的。這正正是港產片沒落的原因,亦是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失色的根本。


今屆電影金像獎可謂劣評如潮,無論司儀、頒獎嘉賓、甚至得獎者在台上的表現,都令人搖頭嘆息:林家棟的「張咩咩」、陳小春「搵得我預咗口窒窒」論、甚至吳君如的「砵蘭街蕭小姐」爛笑話,都慘不忍暏,只有黃秋生的「我要真……係做司儀」演辭,搏得觀眾掌聲。這幾天以來,輿論逐漸發酵至「香港電影行業沒落」這個討論十多年的題目。
https://youtu.be/qrbjJj1S_6s

先從金像獎講起,筆者認為,即使大會換走三位司儀、頒獎嘉賓,這個一年一度的電影界盛事,本屆註定失色。關鍵是,無論是入圍及得獎電影,港產片寥寥可數,佔多數是兩地合拍片,《黃金時代》、《親愛的》、《太平輪:亂世浮生》、《四大名捕大結局》等,市場和題材都偏向內地,港人根本不熟悉,整個香港電影金像獎,變成了「中國電影金像獎B隊」,觀眾難有共嗚之下,恐怕即使由黃子華配黃秋生任司儀,也難以扭轉敗局。


一葉知秋,金像獎盛況不再、港產片步向夕陽。儘管每年電影總票房數字仍錄得升幅,但港產片數量,卻由九十年代初的平均每年二百多部,大跌至現時的五十多部,若果扣除兩地合拍片,每年出品的真正港產片,連一半都無。業界最普遍的分析認為:香港市場狹小,加上亞洲金融風暴、沙士,行業步向萎縮。適逢2003年簽訂的CEPA,允許中港合拍片經審批後在內地發行,而由於要兼顧內地觀眾的口味,合拍片也逐漸大陸化,導致港產片數量越來越少。





圖片:立場新聞


坦白說,筆者認為上述業界分析未夠完美,仍有一些問題未能解答:一)香港市場從來就是細,上世紀八十、九十年代人口更少,按道理市場更細,卻反而是港產片年逾二百的黃金時代,可見這說法有漏洞;二)98年亞洲金融風暴、03年沙士,的確曾經重挫消費市道,但七十年代亦有石油危機、八十年代也有股災,經濟周期此起彼落一直是常態。三)CEPA導致越來越多電影人北望神州,的確是事實,但直接以「市場導向」來總結港產片沒落,此說仍缺說服力。九十年代之前,香港電影業也曾遭遇類似情況,台灣豁免對港產片的入口配額限制,還給予稅務優惠、競逐台灣金馬獎資格,有大量台灣資金流入香港,但在台灣「市場導向」之下,電影業並沒有發生大規模「台灣化」、港產片數目越來越少的問題,那麼緣何今天合拍片會出事?


作為媒體及創意工業從業員,筆者大膽指出,當從業員連自己相信、認為重要的東西都放下時,作品連靈魂都沒有,只剩下一副軀殼,即使獲得觀眾買票入場,但也難以羸得觀眾的尊重,因為這巳經淪為純粹一賣一買的交易。這和金像獎舞台上,林家棟、陳小春沒有用心的主持一樣。


在香港處於最低迷的沙士時期前後,電影業仍能誕生《無間道》、《金雞》、《大隻佬》、《忘不了》等膾炙人口的佳作,足見「市場」只是一個藉口。港產片最大的賣點,不是荷李活式超高特技、也不是星光熠熠的場面,而是令觀眾共嗚的港式精神,從邵氏、嘉禾、新藝城、UFO至今,每個年代大同小異。這份港式精神的最佳體驗是:即使今天重看廿年甚至卅年前的港產片,你仍不覺陌生、看得懂,但現在上映的合拍片,就是沒有這份共嗚。也許,這解釋了晚晚幾十萬人凌晨追看《大時代》的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