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又出事!挪威作家本月初在Facebook上載著名「越南女孩」潘金福赤裸逃命的經典照片,被Facebook以「展示人體全裸照片」為由刪除,引起當地強烈反彈。正如筆者所言,Facebook必須承認本身是傳媒的事實,遵從專業傳媒的態度,否則只會繼續出事。

 

這張引發成為外交風波的「裸照」,攝於1972年越戰期間,照片中的9歲女孩潘金福赤身露體,皮膚被美軍燒夷彈嚴重燒傷,和同伴逃亡。該新聞照片刊登後,為結束越戰起了重要作用,反越戰輿論升溫,據悉連美國總統尼克遜看了也動容,促成翌年的巴黎停火和會。

 

這張如此具備歷史價值意義的新聞照片,無論如何也和「淫穢不雅」沾不上邊,豈料,挪威作家埃格蘭(Tom Egeland)、當地最大報章《挪威晚郵報》、以致女首相索爾貝格(Solberg)上載這張照片至Facebook時,被其電腦程式判斷為「顯示全裸性器官、臀部及女性全裸胸部」而遭刪除,引起挪威舉國嘩然,連首相也怒斥Facebook,竟然連戰爭新聞照片和兒童色情也分辦不清,刪除照片,嚴重程度形同修改歷史,結果Facebook不得不退讓,取消封禁潘金福照片。

 

事件發生,自然引起許多分析,例如Facebook編輯審查是否過嚴、有否侵犯言論自由、人工智能應否取代人類、甚至「朱克伯格意圖扮演全球新聞總編輯」等等,然而,筆者認為,Facebook最大的問題只有一個,正如舊文《Facebook篩選新聞醜聞》所言:Facebook攪不清楚及沒有肩負起本身是傳媒的事實。

 

讀者也許感到難以置信:Facebook也有編輯團隊,對用戶發佈的資訊有所篩選,怎會不察覺本身是傳媒及運作?答案是,嚴格來說,Facebook迄今仍以「社群平台」來執行其編輯運作,與「新聞平台」是有所不同。

 

關於這點,讀者不妨參考《信報》本月17日對香港教育大學講師章舜源博士的專訪。他指出:「Facebook當初的設計原意,是一個用來幫助人建立社交網絡的網站,它對內容的審查其實不是針對新聞內容,而是所有出現在其社交平台(不符合社群準則)的內容,因此只需訂立最基本的審查尺度,刪除色情、血腥、暴力之類社群主流認為不恰當的內容;但當Facebook開始有了傳播新聞資訊的角色,「不恰當」的界線,就會被內容的新聞資訊價值所模糊。」

 

朱克伯格創辦Facebook之初,也許純粹只想攪個連結大學同窗的社交網站,毋須遵守嚴謹的新聞法則。然而,發展至全球十幾億用戶的規模,這不僅是Mass Media,還是全球授眾最多的傳媒平台,朱克伯格不得不接受現實:Facebook早已經轉型傳媒了。根本早該轉聘專業新聞從業員為其編輯部把關,而非由電腦程式把關;並且還要引入一些約定俗成的傳媒守則,應用在日常操作上,而非由不熟悉傳媒運作的IT人去操作,結果鬧出把歷史照片誤作兒童色情照而刪除,法國ISIS恐怖分子FB直播殘殺警察的鬧劇。